-
對STEM新教具的兩點思考(鄧飛)
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繼續閱讀
與幾位理科老師討論STEM新教具:航拍設備和VR(虛擬現實)設備。科技高速進步使教學工具也再急促改變,但這裏有一個似乎容易被業界忽視了的根本問題:新科技教具到底在哪些方面促進教學呢?更精確的表述是:新科技教具到底在哪些方面比傳統教具更促進教學呢?這必須是前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念茲在茲的問題意識。否則的話,新科技教具會迅速蛻變為純粹的花哨裝飾,用不得其所。
2017年01月06日 -
談初中中史新課程(鄧飛)
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繼續閱讀
近日,教育局推出新的初中中國歷史科課程大綱,並向教育界進行公眾諮詢。講起香港的中史教育,並無因為回歸而受到更大的重視,相反,修讀人數每況愈下。今年報考新高中中國歷史科文憑試的人數是不足七千考生,比起舊課程最後一年2011年的兩萬八千多報考人數來說,就算把整體考生人數逐年下降這個因素一併考慮,中史科人數大幅減少是一個不容再作爭辯的事實。同時,有47間中學,亦即是十分一的中學,決定在高中階段不再開設中國歷史科。高中中史的衰落,其中一個重大原因,自然是落在初中中史科課程上。而跟着下來的問題是,到底初中中史科要教些什麼呢?
2016年10月04日 -
「一帶一路」因地制宜的彈性合作
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繼續閱讀
因地制宜的彈性合作,這不是官方權威表述,這純粹是筆者個人理解。不過,這卻是筆者認為「一帶一路」政策與現今其他國際合作、區域合作最大的分別,值得大書特書。為什麼呢?且聽我細細道來。
2016年07月05日 -
「一帶一路」引起的教學爭議
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繼續閱讀
關於以「一帶一路」為主題的教學設計,已經講了許多,之前主要集中在背景資料和教學設計的一些注意事項上,這一期談談另一個教學重點: 「一帶一路」引起的爭議。
通識教育科講究議題探究,所謂「議題」,說到底就是指社會各方(也就是所謂的「持份者」)尚未達成普遍共識的問題,議題,有爭議的問題,便是議題,即使英文Issue,本身也包含爭議的意思。好了,套到「一帶一路」這個教學主題上看,無可否認,也不必隱諱,在「一帶一路」這個政策提出以來,在內地也的確引起了許許多多的爭議聲音,有支持的,當然也有質疑的。如果將所有的爭議焦點概括歸納起來,大致為以下三點,可以作為議題探究教學的引導重點:
2016年05月31日 -
-
如何扭轉歷史科逆勢?
本報記者......繼續閱讀
近年中史科出現收生荒,根據考評局資料,報考文憑試中史科的日校考生人數持續下降,今年只得6,824人,佔考生總人數約十分之一,對比1999舊制會考逾3萬名日校考生考中史,大減逾三分之二。
2016年05月16日 -
不要糾纏在歷史懷舊意識中
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 鄧飛......繼續閱讀
今天還是講「一帶一路」的教學,重點是不要糾纏在歷史懷舊意識之中。什麼叫做歷史懷舊意識呢?本無此說,這裏是借用戰略學的一個名詞:戰略懷舊意識Strategic Nostalgia,本意指那些為國家研究發展戰略的專家智囊,過度沉湎在對過往歷史的類比之中,以至於所提出的發展戰略或者軍事戰略,僅僅是對過去歷史經驗的重複,頂多加上若干小修小補而已(見於西方戰略研究學的經典作品《The Making of Strategy:Rules, States and War》序言)。如龔自珍詩有云:何敢自矜醫國手?藥方只販舊時丹。然而,這種歷史的類比與懷舊很多時候是無視歷史與當下之間的巨大差異,尤其是從技術到制度,從宗教到民族等各種要素之間的巨大差異。
2016年05月04日 -
夢想啟航19教師獲資助圓夢
2016年05月03日 -
「普教中」為孩子提供更多機會
教聯會理事 李曉迎......繼續閱讀
近來,一條有關徵集反對「普教中」、反對「認讀簡體字」的信息迅速的在教師和家長中間流傳着,即反對教育局近期公布的有關中國語文科學科要求的修訂建議,其中包括用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科和學認簡體字。但這些都是上一次修訂的產物,這次並沒有進一步的修訂。
2016年04月22日 -
從培養星之子到電子學習譚李麗芬紀念中學分享秘訣
2016年0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