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業月刊
-
1
《教育專業》第十五期
2020/12/17 -
2
《教育專業》第十四期
2020/10/23 -
3
《教育專業》第十三期
2020/08/25 -
4
《教育專業》第十二期
2020/06/23 -
5
《教育專業》第十一期
2020/05/25 -
6
《教育專業》第十期
2020/03/24 -
7
《教育專業》第九期
2020/01/13 -
8
《教育專業》第八期
2019/11/30 -
9
《教育專業》第七期
2019/10/31 -
10
《教育專業》第六期
2019/09/30 -
11
《教育專業》第五期
2019/08/29 -
12
《教育專業》第四期
2019/06/29 -
13
《教育專業》第三期
2019/05/27 -
14
《教育專業》第二期
2019/04/30 -
15
創刊號
2019/03/18 -
16
第115期
2019/02/18 -
17
第114期
2019/01/16 -
18
第113期
2018/12/03 -
19
第112期
2018/11/12 -
20
第111期
2018/10/15 -
21
第110期
2018/09/10 -
22
第109期
2018/06/11 -
23
第108期
2018/05/07 -
24
第107期
2018/04/09 -
25
第106期
2018/03/05 -
26
第105期
2018/02/05 -
27
第104期
2018/01/15 -
28
第103期
2017/12/11 -
29
第102期
2017/11/13 -
30
第101期
2017/10/16 -
31
第一百期
2017/09/04 -
32
第九十九期
2017/07/03 -
33
第九十八期
2017/05/15 -
34
第九十七期
2017/04/10 -
35
第九十六期
2017/03/13 -
36
第九十五期
2017/02/20 -
37
第九十四期
2017/01/16 -
38
第九十三期
2016/12/05 -
39
第九十二期
2016/11/21 -
40
第九十一期
2016/11/07 -
41
第九十期
2016/10/17 -
42
第八十九期
2016/10/03 -
43
第八十八期
2016/09/12 -
44
第八十七期
2016/08/22 -
45
第八十六期
2016/07/04 -
46
第八十五期
2016/06/06 -
47
第八十四期
2016/05/16 -
48
第八十三期
2016/05/03 -
49
第八十二期
2016/04/18 -
50
第八十一期
2016/04/05 -
51
第八十期
2016/03/14 -
52
第七十九期
2016/02/23 -
53
第七十八期
2016/01/25 -
54
第七十七期
2016/01/11 -
55
第七十六期
2015/12/14 -
56
第七十五期
2015/11/23 -
57
第七十四期
2015/11/02 -
58
第七十三期
2015/10/19 -
59
第七十二期
2015/10/05 -
60
第七十一期
2015/09/14 -
61
第七十期
2015/08/24 -
62
第六十九期
2015/06/22 -
63
第六十八期
2015/05/11 -
64
第六十七期
2015/04/13 -
65
第六十六期
2015/03/16 -
66
第六十五期
2015/02/02 -
67
第六十四期
2015/01/05 -
68
第六十三期
2014/12/01 -
69
第六十二期
2014/11/03 -
70
第六十一期
2014/11/03 -
71
第六十期
2014/08/25 -
72
第五十九期
2014/06/16 -
73
第五十八期
2014/05/12 -
74
第五十七期
2014/04/07 -
75
第五十六期
2014/03/10 -
76
第五十五期
2014/02/10 -
77
第五十四期
2014/01/13 -
78
第五十三期
2013/12/09 -
79
第五十二期
2013/11/11 -
80
第五十一期
2013/10/07 -
81
第五十期
2013/08/19 -
82
第四十九期
2013/06/17 -
83
第四十八期
2013/05/13 -
84
第四十七期
2013/04/15 -
85
第四十六期
2013/03/11 -
86
第四十五期
2013/02/04 -
87
第四十四期
2013/01/07 -
88
第四十三期
2012/12/10 -
89
第四十二期
2012/11/12 -
90
第四十一期
2012/10/15 -
91
第四十期
2012/09/10 -
92
第三十九期
2012/06/25 -
93
第三十八期
2012/05/14 -
94
第三十七期
2012/04/16 -
95
第三十六期
2012/03/05 -
96
第三十五期
2012/02/06 -
97
第三十四期
2012/01/03 -
98
第三十三期
2011/11/28 -
99
第三十二期
2011/11/01 -
100
第三十一期
2011/10/03 -
101
第三十期
2011/09/05 -
102
第二十九期
2011/07/04 -
103
第二十八期
2011/06/07 -
104
第二十七期
2011/05/03 -
105
第二十六期
2011/04/06 -
106
第二十五期
2011/03/09 -
107
第二十四期
2011/02/14 -
108
第二十三期
2011/01/05 -
109
第二十二期
2010/12/08 -
110
第二十一期
2010/11/03 -
111
第二十期
2010/10/06 -
112
第十九期
2010/09/06 -
113
第十八期
2010/06/09 -
114
第十七期
2010/05/10 -
115
第十六期
2010/04/12 -
116
第十五期
2010/03/13 -
117
第十四期
2010/02/03 -
118
第十三期
2010/01/06 -
119
第十二期
2009/12/02 -
120
第十一期
2009/11/04 -
121
第十期
2009/10/07 -
122
第九期
2009/09/03 -
123
第八期
2009/06/15 -
124
第七期
2009/04/20 -
125
第六期
2009/02/18 -
126
第五期
2008/11/18 -
127
第四期
2008/09/10 -
128
第三期
2008/06/25 -
129
第二期
2008/04/15 -
130
第一期
2008/02/20 -
131
第105期(最新一期)
2018/02/05 -
132
第107期(最新一期)
2018/04/09
DSE課程不能偏安於本地(鄧飛)
中學校長鄧飛
香港教育存在潛在危機,是香港教育的品牌效應很可能隨着考生人數下滑而下跌。香港學生人數節節下降,不僅造成學校重新面臨縮班殺校的危機,筆者更要強調的是,每年人數過少,會削弱本地課程和DSE文憑考試的認受性。
二〇一九至二〇年內地高考總人數超過一千零一十七萬人,英國高級程度會考單是英國本土就有八十萬人以上,還沒計算海外考生的人數。反觀同一年度香港新高中文憑考試DSE的人數,只有五萬二千六百八十七人(連同自修生和重讀生),不僅較前年低了百分之六點四,而且是自二〇一二年有DSE以來的最低報考人數。
按照未來的出生人口和適齡學童移民人口估算,這個數字還會進一步下降。雖然五萬二千人也可以有比較大的考生表現差異,足以維持從level 1到level 5**七個等級的差異,但一個每年只有五萬人參與的課程和考試,其水平(以學生的成績表現來呈現)和認受性,是難以同有千萬人、百萬人參與的課程和考試相提並論的。
內地高考、英國高考和香港DSE的成績存在一定的互相折算兌換,成績優秀的內地高考生人數、英國高考生人數,必然遠遠多於拿同等優越成績的香港DSE考生人數,假設香港DSE某學科拿level 4的考生有一萬人,那麼按比例的話,內地高考拿同等成績的考生可能就有一百萬人,英國高考也有十萬人。那麼大學或考試認證機構,自然會產生一種感覺(儘管可能只是錯覺),就是內地高考、英國高考的質素水平比香港的高,至少可以挑選學生的空間就大很多。
如何防止香港DSE課程考試的品牌效應因考生人數每況愈下而下降,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教育危機。教育界和教育局、考評局,難道真的沒有考慮如何把香港DSE課程與考評拓展到香港之外﹖擴大修讀和報考的人口基數,從而保證和提升香港課程乃至香港教育的品牌效應?一個國際城市的教育,就必須與其國際化相適應,而不能偏安於只做本地的課程和考評。一個只滿足於本地的課程與考評,不僅不能滿足於國際城市的需要,最終也會被本地家長學生所看低,甚至唾棄。再加之這幾年以來的政治化對校園、教學甚至考試的衝擊,使愈來愈多本地家長學生跳船脫離DSE,投奔國際學校(上文還未計算近年增長猛烈的IB課程)和移民離開,也令內地家長學生也對香港學校望而卻步,甚至也出現退學,這些因素都在加速本地課程教育的品牌效應下滑。
教育部門、教育業界不要滿足於「DSE課程偏安於本地」的侷促格局,要有所作為,開拓更廣闊的考生來源,從而令DSE課程成為一個與這個國際城市相稱的國際教育品牌!
2020年12月23日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