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
近7成中史科教師滿意初中中史課程修訂
教育局現正就初中中國歷史科課程修訂展開第二階段諮詢。教聯會調查發現,近7成中史科教師對初中中史科課程修訂第二稿表示滿意,約8成人認為新課程能達到當初設定的學習目標,而內容的課時分配安排亦大致合理。不過,超過7成半教師憂慮未能教畢整個初中中史課程,亦有半數教師對教授新課程沒有信心。教聯會期望當局在落實新課程時,必須加強對前線教師的專業支援,共同打造生動有趣的中史科課程。......繼續閱讀
2017年11月30日 -
「初中中國歷史科課程修訂」意見調查
教育局現正就初中中國歷史科課程修訂展開第二階段諮詢。為了收集校內有任教中史科的教師對最新諮詢稿的意見,教聯會現進行此調查,請於11月28日前將填妥以下問卷。謝謝!......繼續閱讀
2017年11月23日 -
勿被枝節影響中史課程改革
教聯會中國歷史關注組副召集人吳壁堅......繼續閱讀
中史課程改革伴隨初中中史必修而來, 自然備受注目。《教協報》(2017 年11 月13日)發表了一篇名為〈初中中 史科課程修訂:專業與政治之間的張力〉文章(註),認為是次中國歷史課程改革有不少政治取態,包括對「敏感 議題」的處理,例如「六七暴動」和「六四事件」並未寫入課程;又例如「影響港人身分認同的重大事件、公民社 會的形成等等,則付諸闕如,只會由歷史科處理」,會令這段時期的香港歷史被邊緣化。
2017年11月21日 -
談初中中史課程修訂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教育統籌委員會委員黃錦良......繼續閱讀
教育局正就初中中國歷史科課程修訂展開第二階段諮詢。對比舊課程,新課程以「古今並重」為原則,精簡歷代政治史,加強近現代史內容,又增設「香港發展」部分,內容較貼近日常生活,容易引起共鳴。
2017年11月08日 -
教聯會回應「中國歷史(中一至中三)修訂課程第二階段諮詢稿」
教育局現正就初中中國歷史科課程修訂展開第二階段諮詢,教聯會認為最新修訂稿方向大致正確,期望當局在落實新課程時,加強對前線教師的支援,共同打造生動有趣的中史科課程。本會具體的回應如下:......繼續閱讀
2017年10月31日 -
教聯會對「修訂中國歷史科課程(中一至中三)諮詢」的回應
教聯會於2000 年課程改革之初已提出設立「國情國史」關鍵學習領域,惜未被接納。此刻 教聯會的意見仍如當年,認為教育局首要是確立中史科的地位。現時,中史科只屬於人文學 科中的一部分,教聯會堅持中史科的地位應較其他人文學科為高,故應成為一門獨立的必修 科,以反映其重要性,並要有課時保證,以確保課程內容得到認真貫徹落實。......繼續閱讀
2016年10月31日 -
談初中中史新課程
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繼續閱讀
近日,教育局推出新的初中中國歷史科課程大綱,並向教育界進行公眾諮詢。講起香港的中史教育,並無因為回歸而受到更大的重視,相反,修讀人數每況愈下。今年報考新高中中國歷史科文憑試的人數是不足七千考生,比起舊課程最後一年2011年的兩萬八千多報考人數來說,就算把整體考生人數逐年下降這個因素一併考慮,中史科人數大幅減少是一個不容再作爭辯的事實。同時,有47間中學,亦即是十分一的中學,決定在高中階段不再開設中國歷史科。高中中史的衰落,其中一個重大原因,自然是落在初中中史科課程上。而跟着下來的問題是,到底初中中史科要教些什麼呢?
2016年10月04日 -
加強師生的歷史教育及對基本法與一國兩制的理解
歷史不只是「事件」,更是鑑古知今、知興替得失的利刃。學習國家歷史,可了解民族過去及更迭之因,以作今日之鑑;學習本地歷史,可共享集體回憶,加強對本地的認識及歸屬感;學習世界歷史,可培養學生放眼世界,明白世界文明一體化,並建立全球世界觀。......繼續閱讀
2016年02月04日 -
世界史中的中國史
主席 鄧飛......繼續閱讀
與其抽象地討論應否中西史課程合併,不如落到實處,看看能否孤立地只教中國歷史而不觸及世界,或者相反,只教世界史而不教中國史。後者比較容易理解,在中國香港這個地方,只教世界史,不碰中國史,這是不可理喻的。總不能叫學生只去了解天腳底那麼遠的事,卻對身邊的事視若無睹。問題在於前者。
2015年04月14日 -
檢討中史科課程刻不容緩
新民黨社區發展主任、東區區議會增選委員 王惠成(Vincent Wong)......繼續閱讀
近年,社會普遍關注年輕人國民身份認同的問題。年輕人不願承認中國人的身份,很大程度源於他們對國家歷史的認識不足。回顧現時的中史科課程,確實出現了不少問題。
2015年0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