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黃錦良

十四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政協委員、教聯會主席黃錦良

維護國家安全是特區政府的憲制責任。為禁止四項與具「港獨」意味歌曲《願榮光歸香港》有關的非法行為,律政司早前向高等法院原訟法庭申請批出臨時禁制令,未獲批准。經過仔細研究了解判詞後,近日律政司已向法庭呈交上訴許可申請。這項法律行動,充分體現特區政府落實香港國安法、維護國家安全的決心和擔當,受到廣泛支持。學校是教書育人之處,絕不能成為「港獨」藏污納垢之地。教育界應當防微杜漸,積極支持與配合政府的法律行動,守牢校園防線,禁止「獨」歌侵擾。

十四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政協委員、教聯會主席黃錦良

國家主席習近平於7月24日給香港培僑中學高一年級全體學生回信,指出:「希望你們把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結合起來,深刻認識世界發展大勢,深入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和現實國情,厚植家國情懷,錘煉過硬本領,早日成長為可堪大任的棟樑之才,為建設美好香港、實現民族復興積極貢獻力量。」情真意切、充滿殷殷期待。愛國主義教育有助於香港建立弘揚愛國愛港為核心、與「一國兩制」相適應的主流價值觀,香港社會各界,尤其是教育界,應當深刻領悟回信當中的精神,積極回應國家的要求與期待,深化愛國教育,培養更多可堪大任之才。

十四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政協委員、教聯會主席黃錦良

香港中學文憑試在日前放榜。考評局公布,今屆有4名考生取得7科5**成為狀元,狀元人數是歷屆文憑試以來最少,比去年連同成績覆核前的狀元少4人。消息一出,媒體隨即廣泛報道,坊間亦引起一些討論。貶低香港教育制度,只會對莘莘學子帶來心理影響,亦絕非整個社會之福。香港教育制度培育了大量人才,不少成為了各行各業的翹楚,為推動社會繁榮貢獻良多。我們應多宣揚考生克服各項挑戰、順利完成文憑試的經歷,為社會發放正能量。我們也應對香港教育制度有信心,日後繼續培育更多愛國人才,為國家和香港作出貢獻。

十四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政協委員、教聯會主席黃錦良

早前,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香港特區政府代表團一行,到訪貴州省會城市貴陽,出席2023年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行政首長聯席會議。其間,還參觀了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展示中心,現身街頭品嘗當地特色小吃,夜遊青雲市集。感受貴州發展和純樸民風的同時,也帶去香港的祝福與問候,請大家「多來香港看看走走」。他在會見傳媒時,總結這次行程的三個意義:推動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促進黔港合作;與出席會議的各行政首長建立共識。可謂收穫甚豐。

十四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政協委員、教聯會主席黃錦良

立法會三讀通過旨在完善地區治理、提升特區治理水平的《2023年區議會(修訂)條例草案》,讓區議會回歸基本法所規定的「非政權性的區域組織」的定位和方向,體現「愛國者治港」原則,對於提升地區治理效能、完善香港特區治理體系具有重要意義。草案能夠高效完成審議並三讀通過,充分反映經完善特區選舉制度後,立法會與特區政府之間緊密合作,特區管治水平大大提升。重塑區議會,是實現良政善治的重要一環,市民都期待,區議員將來能履職盡責,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煥發為民服務的新氣象。

十四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政協委員、教聯會主席黃錦良

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歸祖國26周年,也是本屆政府上任一周年。去年七一,國家主席習近平蒞臨香港,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提出「四個必須」和「四點希望」。諄諄教誨與殷切期待,情真意切,令人深刻難忘。一年過去了,香港社會認真領悟和貫徹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精神,凝聚共識,奮發進取,各方面都取得長足進步,出現可喜變化。香港教育工作者應當珍惜中央的關愛和支持,齊心協力開啟「一國兩制」事業新篇章。

十四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政協委員、教聯會主席黃錦良

香港作為經濟成功轉型的典範,從小漁村到工業城市的轉型,繼而從工業經濟到服務經濟的轉型。此後,香港四大支柱產業成為經濟持續發展的主要原動力。這些行業均需要具專業知識、受過良好教育的勞動力隊伍。在自然資源缺乏的情况下,香港經濟發展主要依託吸引國際人才和培育本地人,作為本港人力資源開發的首要方式。特區政府一直致力將香港發展為國際化教育樞紐,以吸引內地及海外優秀人才來港發展,從而增加香港在知識經濟時代的競爭力。

十四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政協委員、教聯會主席黃錦良

港區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赴粵專題調研組早前到訪湛江、茂名、江門、肇慶等地,了解和體驗廣東的最新發展。這幾個城市在都市規劃、特色經濟、自然保護、歷史文化傳承、新能源開發利用,以及培育創新科技產業等方面,都取得顯著成效,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發展。

十四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政協委員、教聯會主席黃錦良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如火如荼,發展日新月異。香港作為大灣區其中一個核心城市,各界市民深入了解區內其他城市基本狀況和最新發展,毫無疑問有益於統一認識,也有益於對外深化交流合作,優勢互補,增強競爭力。廣東省是大灣區的主體部分,也是國家第一經濟大省。粵港交流合作源遠流長,基礎雄厚。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正是依託香港、澳門作為自由開放經濟體和廣東作為改革開放排頭兵的優勢,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更好融入全球市場,建成世界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形成一個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十四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政協委員、教聯會主席黃錦良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支撐。這篇重要講話,闡述了建設教育強國的根本任務和目標、基本路徑、核心功能,「最終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指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課題」;明確一系列總體要求和措施;號召為早日實現教育強國目標而共同努力。講話高瞻遠矚,提綱挈領,是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的遵循。教育是國之本,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香港教育工作者應仔細研讀這篇重要講話,深切感受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體會國家從教育大國邁向教育強國的不懈努力。相信香港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進程中,將能夠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優勢,為教育強國建設作出貢獻。

版權所有© 2023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