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
-
持續提升通識科教材質素
教聯會主席黃錦良......繼續閱讀
通識科自2009年開設以來,引起了不少討論和爭議。近月,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發表了諮詢文件,當中提到通識科的發展方向。為了回應社會的關注,早前教育局提出為通識教科書出版社提供專業諮詢服務,以提升現時已出版高中通識科課本的質素。
2019年09月30日 -
回應教育局為通識教科書出版社提供專業諮詢服務
日前,教育局提出為通識科教科書出版社提供專業諮詢服務,以提升現時已出版高中通識科課本的質素。教聯會對有關建議表示歡迎,認為透過當局的把關,有助確保通識科教科書內容的準確性和客觀性,冀當局推出措施鼓勵更多出版社參與專業諮詢服務,並盡快將服務擴展至初中通識教科書。長遠而言,教育局應考慮設立通識科教科書送審機制,確保課本質素。......繼續閱讀
2019年09月24日 -
-
-
自我檢視通識學習
將軍澳香島中學副校長 鄧飛......繼續閱讀
下學期考試快結束了。又經過一年的學習,對通識的感覺如何?上學期成績如何?是時候要自我檢視學習的情況了,看看下列問題:
2015年06月16日 -
舊思維難解新議題
將軍澳香島中學副校長 鄧飛......繼續閱讀
今年通識科終於將中國單元議題納入卷一必答題,而且一下子設定兩題,這本是好事,畢竟重新反映通識科課程的全面性。第一題問及「三農問題」,看罷題目,又覺得有點擔心。倒不是說題目設計有什麼大問題,而是擔心兩點:一是對什麼是熱門時事議題有所疑慮,二是對評卷的要求有所憂慮。
2015年04月22日 -
對微調通識教育科文憑試題的一些意見
教聯會理事、民建聯區議員丁江浩......繼續閱讀
早前報紙報道,教育局與考試及評核局擬微調通識教育科文憑試題卷一必答題,提出維持現時三條必答題的設計,新增一條選答題,即考生日後在卷一須作答四條題目。因應題目增加,現時兩小時的考試時間,或延長至少十五分鐘;另一個做法是維持考試時間不變,把題目由三條全答,改為兩條必答及一條選答。當局先後在相關科目委員會作初步討論,預料本月底至下月初公布細節,若諮詢過程順利,最快在2016年文憑試推行。筆者認為此微調建議值得支持,其中以後者方案最為可取。
2015年03月27日 -
偏見是怎樣煉成的──也談通識科的爭議
教聯會主席、通識教育科課程委員鄧飛......繼續閱讀
十一月二十四日,教育局公布展開為期三個月的「新學制中期檢討及前瞻」諮詢,通識教育科自然又成為關注焦點。筆者留意到媒體報道的一個關注焦點,就是建議 刪去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的「影響青少年參與社區事務的因素」。由全港收視率第一的電視台新聞報道,到公信力第一和銷售量第一的報章傳媒,都把這 一建議放在報道的頭版,繼而聯繫到近年學生參與社運、佔領行動之類事件,最後例牌採訪若干持份者的意見,例如業界老師、學生、議會代表等。看似客觀報道, 但卻有意無意間營構出一個所謂的「新聞故事」——學生參與佔領行動之類激進社運愈來愈多,而同時又有社會人士將這個現象歸咎於通識教育科,故此局方建議刪 去「青少年參與社區事務」。
2014年12月01日 -
通識科又起波瀾
將軍澳香島中學副校長 鄧飛......繼續閱讀
報章頭版頭條報道,說有建制派議員建議特首,將通識科課程設計法治和政治的內容刪減,然後加入一些關於「一國兩制」、中國經濟近年發展等內容。報道更煞有介事地提到,有計劃將法治政治的內容由原來的25%減少到18%。
2014年11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