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心協力推進香港愛國主義教育

 十四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政協委員、教聯會主席黃錦良

 

國家制訂並頒布《愛國主義教育法》,明年1月1日起實施。該法明確規定了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的職責任務,香港作為國家一個特別行政區,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推進愛國主義教育,是政府不可推卸的憲制責任。

 

《愛國主義教育法》第二章第二十三條規定:國家採取措施開展歷史文化教育和「一國兩制」實踐教育,增強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的愛國精神,自覺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這明確了香港推進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內容和目標。

 

對接國家要求推動愛國教育

 

愛國是香港社會的核心價值觀之一,愛國主義教育具有悠久歷史。香港中西文化薈萃、多元包容,是華人為主的社會,回歸前,民間愛國團體和人士積極倡導並推動愛國教育,傳統愛國學校尤其活躍,通過愛國教育活動,學習中國歷史文化知識,到內地交流訪問,了解國家發展,以引導社會大眾,特別是青少年學生,擁護國家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回歸後,特區政府和民間力量共同推動愛國主義教育,支持並參與「一國兩制」實踐。愛國主義教育不斷增添認識中華文化、歷史和現狀的新元素,並加強對憲法和基本法的學習認識,注重培育青少年的國家觀念和國民身份認同。香港國安法實施後,自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成為香港愛國主義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由於歷史和社會的原因,香港愛國主義教育基礎薄弱,發展不平衡,且具有獨特性,即以國民教育為核心,將認識中華文化和歷史與憲法、基本法、「一國兩制」方針及國情等內容相結合。政府和社會各界一直都在不斷努力,不斷完善香港的國民教育體系。

 

香港社會對國家頒布實施《愛國主義教育法》高度關注及支持。一些媒體發表社評和文章,就如何在香港推進此項工作建言獻策。在立法會,亦有議員提出動議,就「更深入和廣泛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向政府提出建議。不久前,政府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強調,要做好與《愛國主義教育法》內容的對接,在不同層面加強國家歷史文化和國情教育,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以建立以愛國愛港為核心、與「一國兩制」方針相適應的主流價值觀。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市民對國家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自覺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將愛國主義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就此,政府將成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協調各部門和非政府機構推動愛國主義教育,令香港愛國主義教育躍上新台階。

 

社會和學校層面共同推進

 

就目前而言,政府工作有兩個層面,即社會層面和學校層面,須齊頭並進推進愛國主義教育。在社會層面,對象是全體市民,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豐富廣泛,方式多元多樣。政府可以依據香港社會中西文化薈萃和多元包容特點,研究通過本地立法或行政手段推動,使之規範化、恒常化,提高愛國主義教育的覆蓋面和效能。

 

在學校教育方面,應當以習近平主席今年7月給香港培僑中學學生回信的精神為指引,開展教與學活動,啟發並引導學生「深刻認識世界發展大勢,深入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和現實國情,厚植家國情懷」。學校應當利用現有優勢和豐富資源,在教學管理、課程設置、學時安排、教材整理、考核以及學生實習活動中,強化愛國主義教育。

 

新時代,新征程,國民教育任重道遠。目前,香港正由治及興,為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創造有利條件,政府和社會各界,尤其是教育界,要凝聚共識,創新發展,克服種種障礙和阻力,大力推進愛國主義教育,確保社會繁榮穩定、「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2023年12月2日 (文匯報)

附加資訊

  • Open directly: No
版權所有© 2025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