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齊下推動STEAM教育

 十四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政協委員、教聯會主席黃錦良

 

最近,在美國舉行的「再生元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2024」,香港特區代表隊表現出色,創下歷來最佳的參賽成績。其中,中六生陳蕙軒以沉浸式多感官療法幫助認知障礙症患者復康治療的項目,獲得一等獎及最高殊榮,令人鼓舞。

近年,香港學生在世界各地參加創科比賽,屢獲佳績。以去年為例,港生代表先後在國際初中科學奧林匹克、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等賽事,奪得多面獎牌,為港爭光。香港學生能夠有優秀的表現,除了自身付出的努力、教師的悉心栽培外,亦有賴香港的教育體系,為社會培育了優秀的人才。

事實上,香港學生在多個國際評估整體表現優秀,保持佳績。綜觀歷年「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的成績,香港學生在數學、科學等方面的表現,一直持續高於國際平均水平。其中在科學能力方面,今屆香港的排名由上屆的第九位上升至第七位,分數亦有所上升,反映在特區政府及民間的推動下,香港的創科教育漸見成效。

開設小學科學科

配合國家「科教興國」的方向,今屆政府積極推動STEAM教育,以普及化、趣味化、多元化的方式,以培育更多創科人才,推動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在過去兩年的《施政報告》,政府在課程發展、教師培訓、培育資優學生等方面,均有不少新舉措,並訂立了明確的目標,無疑值得肯定。

其中在課程層面,除了在課程中加入更多創科學習、人工智能、數學應用等元素外,更宣布開設小學科學科,從小啟迪學生的創意和科學潛能、燃點科學探究的興趣,並打下穩固的科學基礎,有助銜接至初中的創科學習。對於小學將科學獨立成科,業界普遍反應正面,現正如火如荼進行各項籌備工作,包括安排教師培訓、購置學與教資源、提升設施和設備等,為開設新科做好一切的準備。

要提升STEAM教育的成效,順利開展小學科學科,教師無疑是箇中的關鍵。針對師資培訓,近年教育局制訂指標,在兩個學年內,至少四分之三公帑資助中小學需安排教師參與 STEAM 的專業培訓。因應小學科學科的開設,亦為教師安排了一系統專業培訓,裝備同工教授科學知識的能力。以上無疑是一個好的開始,筆者期望局方能夠持續為教師提供各項專業支援,例如是新興的人工智能、跨學科課堂設計等培訓,以及開展更多學習圈活動,推動跨校專業協作,互相分享良好經驗,彼此借鏡參考,讓同工更有信心教授相關知識。

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人才

除了特區政府的推動外,結合民間的力量亦非常重要。近年,不少團體和機構舉辦不同類型的學生活動,組織學生到內地和海外參加比賽,提升同學對STEAM的興趣,拓闊視野;亦有舉辦校長和教師專業培訓講座,以及考察內地的創科發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在這方面,教聯會亦開展了大量的工作,其中「科創‧起‧承」青年科技創新教育計劃,為高小、初中及高中學生提供不同的培訓課程及比賽,在學界營造創科學習的氛圍。因應國家在航天科技發展一日千里,我們除了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合辦「青少年航天科普計劃」外,現正全力推展「香港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增進學生對國家航天科技成就的認識,建立對國家的歸屬感和自豪感。

今年初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了發展「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為主導,推動國家高質量發展。當中,培養創科人才是重中之重的工作,而且必須從小做起。在這方面,教育局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加上民間積極的配合,目前已初具成效,從近年香港學生在國際創科比賽中屢創佳績則可見一斑。未來,盼望各方攜手合力,加強推動STEAM教育,為國家和香港培育更多創科人才。



2024年5月27日 (明報)

附加資訊

  • Open directly: No
版權所有© 2025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