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育質素 培育未來棟樑

 十四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政協委員、教聯會主席黃錦良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七周年,也是香港從由亂到治邁向由治及興的重要一年。在回歸紀念日,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署名文章,講述「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以及巨大的優越性。文章指出,「一國兩制」不僅是解決歷史遺留的香港問題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制度優越性。事實上,回首過去四分之一個世紀,香港雖經歷了不少風雨,但中央始終是我們最堅強的後盾,支持香港克服各種困難和挑戰,砥礪前行。

自從香港國安法實施後,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加上已生效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香港補齊了國家安全的短板,特區政府得以聚焦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作為教育界的一分子,過去幾年深切感受到校園回歸平靜,師生專注教與學,已遠離泛政治化的侵擾。特別在本屆政府上任後,務實有為,配合國家科教興國的方向,推展各項教育政策,引領香港教育不斷進步,值得予以肯定。

加強推動國民教育

其中筆者最為欣賞的,是政府全面推展愛國主義教育。過去一段長時間,香港的國民教育存在缺失,令學生對國家的概念模糊,對基本法及「一國兩制」存在不少誤解。近年,特區政府推出了不少撥亂反正的措施,而本屆政府更強化國民教育,並成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致力建立與愛國愛港和「一國兩制」相適應的主流價值觀。

通過一系列措施,有助加深師生對國家的了解,增進國民身份認同。其中在課程層面,增加了中國歷史、地理、中華文化等元素,加上即將開展的小學人文科,相信能更有系統地讓學生學習國情知識。去年兩地全面通關後,教育局隨即開展高中公民科內地考察,逐步重啟學生交流計劃、拓展姊妹學校規模等,學界亦積極安排不同主題的內地考察團,讓學生親身體驗國情,了解國家的發展與成就。教師方面,本屆政府亦為新入職教師、晉升教師等提供更多內地交流機會,拓闊教師的專業視野。

另一項值得肯定的是,本屆政府積極推動STEAM教育。為了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政府大力推展STEAM教育,其中在小學開設科學科,從小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提升創意思維和解難能力,為日後的創科學習打好基礎。此外,持續優化更新相關學科的課程、提供更多教師專業培訓等,配合課外學習活動,營造創科學習氛圍。觀察所見,目前學界較以往重視STEAM教育,近年開展了多元化的創科學習活動,激發學生對STEAM的興趣,令人可喜。

促進兩地教育合作交流

正如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文章中提到,未來香港要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主動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在這方面,過去兩年特區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進一步推進兩地教育融合,其中在國家的支持下,大灣區首設文憑試考場,為港澳考生提供更大的便利。此外,在高等教育、教師專業交流等方面,亦加強了協作,達至優勢互補,共同提升。未來,盼望兩地繼續加強教育合作,開展不同層面的交流協作,推動教育更高質量發展。

本屆政府上任兩年,在各方面均取得階段性的進展;在教育方面,朝着正確的方向穩步邁進,各項政策措施有序推展,令人鼓舞。相信特區政府和教育界協力同心,在各自的崗位上貢獻力量,香港的教育定會不斷進步,造福莘莘學子。

2024年7月3日 (文匯報)

附加資訊

  • Open directly: No
版權所有© 2025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