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教聯會主席黃錦良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涉及港澳的內容新增「深化國際交往合作」,對香港教育發展具有重大指導意義。香港教育具有高度國際化的優勢,擁有五所世界百強大學,享譽國際。未來,香港要繼續全力建設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打造成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隨着香港特區政府放寬八大非本地生的限額,該等院校有望加強宣傳推廣,吸引全球學生來港升學,及更主動與海外院校接洽,探討在學生交流、學術研究、合辦課程或舉辦研討會等方面開展合作,推動香港高等教育進一步國際化。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增強國際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輻射帶動能力」、「擴大科技開放合作」。香港北部都會區擁有巨大的潛力成為國際教育和科研合作的重要樞紐,特區政府應加大力度,吸引更多世界頂尖的學術機構和科研團隊落戶香港,助力國家推進全球科學技術合作,加速創新驅動發展,同時與內地高校開展更多科研合作,發揮協同效應,促進大灣區科技創新的發展,推進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建設一流產業技術工人隊伍」,表明加強職專教育非常重要。兩地日後可加強合作,培養更多高技術人才,促進專業交流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由香港職業訓練局與內地不同省市,尤其是大灣區內地城市建立更緊密的合作夥伴關係。例如,香港已成立了兩所應用科學大學,未來可與內地的職業技術大學在教學管理、課程開發、專業培訓及學術方面加強協作,互相分享經驗和資源。
長遠而言,應進一步探討兩地職業院校合辦課程、推進學分互認項目,以及兩地企業提供更多實習崗位等,培養更多高質素的技能型人才,實現產業升級及經濟轉型。
培養青少年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
政府工作報告又提出「加強科學普及工作,提升公民科學素質」,我們要在中小學加強創科教育,培養下一代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隨着小學科學科將全面推行,教育界應思考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加入更多科學探究和實驗元素,並鼓勵學生參加不同的比賽,激發學生對科學及科技的興趣,建議兩地合辦更多學生比賽,讓兩地學生互相切磋,拓闊視野。
政府工作報告亦提及到全面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等,都值得香港進一步推展。總的來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為香港教育發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更進一步強調了科技創新和國際合作的重要性。香港作為連接內地與世界的橋樑,應抓緊機遇,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自身優勢,為國家和香港的未來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為教育強國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2025年3月10日 (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