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30日是《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五周年。教聯會調查發現,超過8成受訪者表示所屬學校有進行相關學與教活動,包括「舉行升國旗儀式及『國旗下講話』」(94%)、「早會/班主任課進行」(49.2%)、「中華文化體驗活動」(49.2%)等。此外,9成半受訪者認為,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較五年前《香港國安法》實施前有所提升,反映近年在教育局和業界的推動下,國家安全教育逐漸植根校園。
教聯會今日(6月27日)舉行記者會,公布「學校推行國家安全教育的情況」問卷調查結果。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兼教聯會主席黃錦良、副主席王惠成和張澤松出席並詳細闡述調查結果,探討國家安全教育在學校的推行情況、挑戰及建議。
近日,教育局先後公布中學規劃未來路向的方案,以及優化和整合學校資源運用的安排。針對上述措施,教聯會作出以下回應:
調高開班準則,影響教育生態
繼早前公布小學規劃未來路向後,當局在中學亦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分兩學年調高中一開班數目準則,由每班25人增至29人;同時,容許以四班參加中一派位並符合特定條件的學校,申請以五班中一參加下一年度的中一派位。教聯會對於新安排表示憂慮,擔心會加劇學校之間的收生競爭,以至對弱勢學校造成衝擊,令教育界人心惶惶,教師亦難以專注教學工作。再者,新措施亦會引發「上移錯配」的現象,擴大學生學習差異。
教聯會期望當局在推出相關措施時,必須盡最大努力減少對學界的衝擊,以免造成大規模動盪,影響教師團隊的穩定性及學生學習福祉。同時,本會認為弱勢學校付出大量努力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不應單以收生人數決定學校去留。冀局方適度扶持特色小校,維持本港辦學的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