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今日公布《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強化版」的財政整合計劃,穩慎推進,既盡最大努力減少對公共服務和社會民生的影響,也為未來發展提供可持續的財政基礎。
在教育方面,雖然今年的教育經常開支略為減少至1,029億元,仍維持在千億以上,並佔政府總經常開支的17.5%,繼續成為政府開支的重要部分。在目前政府連年錄得巨額赤字的情況下,政府加強教育資源的整合,包括削減2,500元學生津貼、檢視學校津貼金額及運用等,以更具聚焦及針對性地投放資源,本會對此表示理解。同時,《預算案》在建設國際教育樞紐、促進科研發展、推動數字教育等方面均有著墨,反映政府對教育的重視和承擔,值得肯定。
為在教育界進一步推動國民教育和國家安全教育,加強對民族復興和國家安全的關注與使命感,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香港和平發展基金於2月22日共同主辦2025「國民和國家安全教育」研討會,超過600名教育界人士及學生齊聚一堂,來自逾百家大專、中學、小學、幼稚園、特殊學校及辦學團體,包括校董、校長、講師、教師等出席研討會,就香港的國民和國家安全教育交流意見。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作視頻致辭表示,國家安全教育和國民教育密不可分,只有從小培養國家觀念、民族感情和國民身份認同,才可以讓青年人關心國家發展,自覺肩負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全國人大代表、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黃錦良致辭表示,要通過舉行不同的學習活動,深化學生的學習成效,同時加強專業培訓,加強培養國民身份認同的能力。全國政協常委、香港和平發展基金主席姚志勝博士致辭表示,要促進國民和國安教育推陳出新,緊貼時代前沿,做到國民教育不過時,國安教育守底線。前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勵進教育中心理事梁愛詩博士,前全國人大常委、勵進教育中心主席范徐麗泰博士,前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行政會議成員鄭慕智博士作主題演講,並與出席者進行互動交流。
疫後至今邁入「由治及興」的新階段,香港教育界有著不少令人鼓舞的發展 。為探究教育工作者對業界時事的關注,教聯會於2025年1月展開「教師眼中2024年十大正能量教育新聞」選舉活動。是次活動獲大公報、文匯報、明報及星島日報鼎力支持,共有822名同工踴躍參與投票。經統計投票選舉結果如下:
1. 學界全力推展小學科學科 從小培養學生科學素養 (563人,5%)
2. 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成立 推動愛國主義教育 (509人,9%)
3. 小學體育科2026/27學年納呈分試 學界冀鼓勵學生多運動 (503人,2%)
4. 教育局4月推出《4Rs精神健康約章》 三層應急機制延續至2025年年底 (494人,1%)
5. 香港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啟動 助力推動愛國教育 (489人,5%)
6. 香港五所大學繼續位列世界百強 助力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480人,58.4%)
7. 小學教育課程指引公布 促進學生全人發展 (467人,56.8%)
8.立法會通過議案全面落實正向教育 香港心理教育專業協會成立 (434人,52.8%)
9. 兩所應用科學大學誕生 應用科學大學聯盟成立 (425人,51.7%)
10. 國際研究顯示香港學生數學及科學表現優異 深化STEAM教育見成效(423人,51.5%)
「教師眼中2024年十大教育新聞」選舉結果簡介